“以塑代鋼”這個概念的提出出于三個目的:降低成本、提高設計的靈活性以及減輕重量。就拿汽車行業來說,塑料的用量已達到10%~15%,有些甚至更多,達到20%。然而塑料的強度、使用壽命始終比不上鋼材,是否有一種材料結合了這兩者的優點呢?碳纖維的出現給人們指引了新方向,在某些領域它已經開始代替鋼材使用了。

(圖示:碳纖維產品)
碳纖維被稱為21世紀的“新興材料”,性能優越,重量輕、耐高溫、耐腐蝕、強度高,熱膨脹系數低、電磁屏蔽效果好,和鋼材相比,抗拉強度是它的四倍之多,重量只有它的四分之一,還不會生銹。它的可設計性強,不僅能代替鋼材加工成機械結構件,一些鋼材無法觸及的領域,例如錢包、行李箱等,也可以用碳纖維制造。有專家聲稱,碳纖維代替鋼材將是歷史必然趨勢。
對傳統材料的替代,還要考慮成本因素,碳纖維材料剛出現時,價格十分昂貴,只使用在 軍事高科技領域,隨著技術水平的發展以及經濟能力 的提高,它的價格逐漸走低,開始使用在民用工業領域,且使用量不斷加大,預計到2020年的時候,全球需求量可達到13萬噸/年。
我國的碳纖維行業發展較晚,但國家非常重視,在今年開始的第十三個五年計劃中指出,我國將著力解決碳纖維產業集中度低、產品差別化不夠、生產成本高等發展等問題,加快發展,擴大市場。威盛新材將繼續加強產、學、研的發展模式,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,推進碳纖維制造業的發展。猜你喜歡:
碳纖維和鋼材相比怎么樣